沒想到誤打誤撞開啟了多噗的職能訓練(一歲七個月)。

以寶寶手冊的健康檢查追蹤來說,多多與噗噗都是符合標準值的,甚至在某些項目都是超齡發展的,然而我一直覺得楊多有過動的傾向,因為是雙胞胎的關係,媽媽同一套的教養方式下完全是不同的走向,噗噗的氣質很穩定,多多的氣質則是衝動易怒暴衝的,相對的多多的體能發展,完全是超前,在我查找的一些文章裡有提到,因為體能的發展超前,所以在當下身體的反射動作比大腦來得快,所以有一陣子楊多發生生氣就摔東西的問題,而在我的多次制止下,他摔完當下表情就知道自己錯了,然而還是無法阻止自己的衝動,諸如此類的小細節,在一打二的生活裡,要培養孩子的等等(專注力),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,不能妥協又不能偏心,雖然一直有想要去發展中心做評估,心理上覺得自己是不是大驚小怪,有些朋友也說這很正常長大就好了,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醫院的漫長等待時間,帶著兩個孩子去醫院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所以看了文章做了功課,就一直無法行動。

直到因為去小港安泰醫院復健,看到牆上的宣傳單,不用見面就可以line詢問,開啟職能訓練生活

IMG_0148.JPG

楊多的皮讓為了抓住他亂跑的阿姨閃到腰,只要一嗨起來就衝來衝去抓不住,更不用說參加共學課程或是其他課程,每日出門去附近公園運動就是一件很折騰的事,雖然大家都說皮很正常,但我覺得皮這件事情可以教,只是我不會教,看了很多的育兒書教養書,就跟看食譜做菜一樣,你會得到很多的心法,但就是搔不到癢處的對症,還有分身乏術的無力感,或許媽媽不一定要連老師的工作都一起承擔。

在line上懷著忐忑的心情講述了孩子的概況詢問發展中心,發展中心的回覆很完整,然而我還是沒有安排,因為程序是這樣的:

A醫院掛號復健科醫師評估 ➡️ B治療師評估(另外預約)➡️ C安排課程

不諱言媽媽就是嫌麻煩啊,然而發展中心沒幾天發現有空擋時間,可以一天完成ABC流程,就這樣順理成章地開始了

IMG_2604.jpg

早療職能訓練生活 第一堂課

現在才要進入正題,我找了小姑跟我一起去,已經預料很災難的畫面。

醫師評估

在等待叫號的過程,護理師請我填寫評估問卷,這段時間多多已開始滿場跑,玩各式復健道具,慶幸,沒什麼人不然真的很......,等到叫號進診間,醫師開始詢問孩子的發展狀況,當然這樣無趣的過程,多多與噗噗是坐不住的狂奔,甚至自己開門關門進出確認媽媽還在不在(頭痛),我也有提出語言發展的部分,多噗會的詞有達到標準,然而跟同年齡已經會模仿最後一個字(仿說),或是講兩個詞(媽媽抱)都還沒明顯徵兆,醫師的詢問很仔細,雖然小孩很皮,並沒有因此不耐煩或是草率完結。

『簡單來說,醫師說過動要到三歲才能確診,可以看得出來楊多目前有這方面的傾向,而在語言的部分也可以藉由治療師的專業提供一些方法,讓媽媽在家裡也可以誘導孩子講話,當然每個小孩的語言爆炸期都不一定,可以耐心等等,噗噗的早療課程預計是半年,楊多有可能會更長,醫師也寬慰我我這是提前部署,他也覺得寶寶手冊上的評估相對的簡單了』

治療師評估

同時也是第一堂課,場地佈置到就像婦幼館一樣安全,大部分的教具都收在櫃子裡,所以小孩的注意力不會被引走,可以專心聽老師說話,其實我內心是很害怕又擔心的,媽媽都很怕造成別人的困擾,畢竟沒有人可以像自己一樣如此無私的包容,然而專業果真是專業,一開始就拿出了超強武器「泡泡棒」,為了玩泡泡,多噗願意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巧拼上,雖然楊多一直很想直接搶,也或許因為是陌生人,不敢太造次。

先是認老師手上的蔬菜(哪一個是草莓),再將蔬菜放到盤子上找,只要完成指令就可以揮一次泡泡棒。
後來在三個蓋子底下放蔬菜,讓多噗去翻哪個蓋子底下有蔬菜
最後是走石頭拿取盤子上的蔬菜,再爬回原位

整個過程約25分鐘,會後諮詢5分鐘

楊多的功課就是要學習等待與分享,而噗噗的狀況則是語言的誘發。除此之外我也諮詢了生氣尖叫、以及雙寶互搶東西該如何處理。

當孩子生氣尖叫時,如果用比他更大的聲音壓制他,只會造成孩子的困惑,為什麼你可以大聲而我不可以大聲,所以我們可以抓著孩子,讓孩子看著自己,小聲地說:「噓,聲音太大聲了」,臉一定要認真且堅定。

而雙寶互搶東西,先讓其中一個玩,然後另外一個玩別的有趣的東西,等不玩了,再換另外一個玩

老師也有說雖然道理很簡單,但執行上一定會受到情緒與狀況影響,但基本上就是不要用打罵的方式解決,並無法真的解決

 

我自己課程上下來的心得是,老師真的非常溫柔有耐性,是媽媽望之而不及的peace啊,我是小孩也會很愛他。
 

有趣的是,我學了老師上課的誘導方式,當天晚上在楊多討抱時說讓楊多說「ㄅㄠˋ」才抱他,有讓他跟動作做連結,而噗噗則是學會了新的字「米」,放慢速度並強化嘴型,沒想到就成功了,當然接下來幾天並沒有爆炸性的突飛猛進,卻讓媽媽堅定自己當初的懷疑是對的,更感謝的是藉由專業的幫忙自己不再擔心害怕,有個人會肯定你幫忙你讓你在育兒的路上可以輕省一些,在孩子上課的同時,覺得自己的內心也跟著被療癒了,每個孩子都是空白的紙,上課不是孩子有病,而是有人陪著自己牽著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,而不是等著疲憊的媽媽記得來牽我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03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